中国人执着 怀恋 焦虑的处女情结
时间:2012-09-05 19:53来源: 作者:李银河 点击:
次
近年来,一系列的事件一再暴露出中国人的处女情结:有多起关于官员嫖宿处女的报道,令人发指;早几年有四川某大学的女生高调成立青春无暇少女团,宣誓将童贞保持到结婚;近来有武汉某高校一女生成立贞节网站,号召所有的人将童贞保持到23岁,并且在网上公布
近年来,一系列的事件一再暴露出中国人的处女情结:有多起关于官员嫖宿处女的报道,令人发指;早几年有四川某大学的女生高调成立“青春无暇少女团”,宣誓将童贞保持到结婚;近来有武汉某高校一女生成立贞节网站,号召所有的人将童贞保持到23岁,并且在网上公布了她本人38岁仍为处女的医院证明;某地实行婚前检查时竟然增加了检查女性是否处女的项目;某著名大学开展婚前守贞教育,引发争议;美国基督教右派组织与一些地方政府签约在我国十一省市开展婚前守贞教育,被美国大报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各地频繁发现商业化运行的处女膜修复术;最为荒诞不经的一则新闻是:某地方妇联举办为妇女献爱心活动的内容竟然是免费赠送处女膜修复术。在全国妇联前几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当中,在对贞操与生命相比孰重孰轻的选择题中,80%的农村妇女做出了贞操比生命更重要的选择。此外,在早年,如果新婚丈夫发现妻子不是处女会撕毁婚约;而在当代,在婚前性行为已达到71%高位的情况下,不少男士还是对结婚伴侣是否处女耿耿于怀,有些有钱人征婚更以处女为不二之选。
这些现象都说明,在当代国人心中,处女情结还是相当纠结、相当焦虑的一个问题。成因很明显:传统文化与习俗。在中国数千年尤其是近一千年(从宋代开始)的历史中,婚前贞操既是人们普遍信奉的观念,又是一个严格执行的社会习俗。在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鲜有像中国这样强调贞操的。由政府直接表彰如此隐私的个人行为(官方表彰,写入史册,树立贞节牌坊)的做法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都十分罕见,其巨大的影响力和被人们的心灵内化的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在当代中国,童贞观念开始动摇,婚前性行为大幅度增加,仅仅一二十年间,已经从社会上极少数人的违规行为,演变成大多数人的寻常做法。我认为其中有四个主要原因:
首先,性活动目的改变了。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性活动的主要目的(如果不是唯一目的的话)是繁衍后代,生殖被视为性行为最为正当甚至是唯一正当的理由。但是,由于从1970年代起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生殖渐渐变成性目的当中很不重要的一种,除非在生育之后再不发生性行为,而多数人都做不到,于是性的目的从生育转变为快乐。性目的的这一改变使得婚前保持童贞不再有绝对的理由。
其次,由于青春期提前和法定结婚年龄推后,中间有大约十年时间,婚前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刚性需求,这是古代传统社会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那时人们的青春期到来比现代人晚,而法定婚龄一般在15岁左右,所以婚前保持童贞的普遍实行才成为可能。
再次,现代人性权利的观念空前高涨。很多人有了自己可以而且有权处置自己身体的观念,有了自己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追求快乐的观念。
最后,传统贞操观念从来都只是女性的片面贞操,对男性并无强硬要求。在当代女权伸张和男女平等正在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对女性的片面贞操要求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摈弃。
总之,无论中国人对于处女情结还是多么执着,多么怀恋,多么焦虑,这种习俗的确大势已去,所有挽狂澜于既倒的企图只能显得越来越荒诞可笑。人们在悲叹一个千年习俗正在逐步丧失的同时,是否也可以对新的社会习俗和行为规范宽容一些,从正面来加以理解和接纳呢?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