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为父母丧守孝三年其实是周礼的一部分

时间:2012-12-16 20:14来源: 作者:刘宴斌 点击:
一切都安顿妥当之后,伯禽开始了他的第一步治国方略移风易俗。 由于之前这里生活着广大的东夷部落,他们的思想文化比较落后,在一些生活习惯和礼节上面都不太开化。 所以,鲁侯伯禽建国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移风易俗。他让当地人把那些比较老的礼制和生活

  一切都安顿妥当之后,伯禽开始了他的第一步治国方略——移风易俗。
  
  由于之前这里生活着广大的东夷部落,他们的思想文化比较落后,在一些生活习惯和礼节上面都不太开化。
  
  所以,鲁侯伯禽建国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移风易俗。他让当地人把那些比较老的礼制和生活方式统统抛弃掉,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周人的文明生活方式和与时俱进的礼制。
  
  但是,在周人的这些礼制之中,其他的都好说,但有一条实行起来比较麻烦。
  
  为什么呢?
  
  因为它所用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严格的按照周人的礼制完成这一礼节,前后共需要三年的时间。这就是——父母死后的守孝,俗称丁忧。
  
  在周朝之前子女的守孝期是多长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现在起,只要你在周王朝的统治范围之内生活,只要你不想被人骂作不孝子孙,那你就在自己的父母老去之后,老老实实地在家给我待三年。
  
  本来三年就已经够长的了,但让人更受不了的是——三年期间不许吃好吃的(比如肉)、喝好喝的(比如酒)、不能穿新衣服、不许听音乐、不许·······
  
  如果您要说了:如果我家两年之后来了一位至交好友,我杀鸡宰羊地准备了一桌好酒好菜,那怎么办呢?
  
  这好说——人家吃肉喝酒的时候,你不看不就完了么。
  
  其实,对于这一规定,不仅后人感觉到十分的不便,就连周人自己后来也感觉时间有点长,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愿公开表示罢了。自此之后,凡是有父母老去的,上从天子,下到百姓,不管任何人,都得守孝三年。
  
  其他人还好说,那当官的呢?
  
  那也好说,别以为你当个官就了不起了,不管再大的官,都的给你父母回家守孝去!
  
  所以,古代的很多贪官污吏和权贵们,最极其的痛恨这一规定了,好生生的断了自己三年的财路。以至于很多贪官都烧香拜佛,请求上苍让自己的父母多活几年,再让自己多捞一把。
  
  那么,可不可以不回家守孝呢?
  
  可以,比如作为朝廷的某位重臣,国家一旦离开了他就走不动路了。为了国家的大局,帝王可以以“夺情”的方式“请求”他留下来继续为自己干活。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大臣——张居正先生。
  
  而在周朝时期,第一个提出反对这一礼节的却是孔子的弟子——宰予(三年之丧不已久乎)。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会不由的一笑。没错,作为终生都在为恢复周礼而奔波呐喊的孔圣人,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学生,不得不说这是老天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好了,言归正传,为了彻底改变当地的落后风俗,鲁侯伯禽是一直盯着大家的所作所为,时常下去走基层,检查验收,直到亲眼看到有些人为自己的父母守完了三年的孝,他才动身去京城汇报工作。
  
  因为当年他从京城出来就任之前,上面有交代,国家建立之后,手头忙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回来述职,简单汇报一下最近的工作,好让中央政府做到心中有数。
  
  所以,鲁侯伯禽在回京述职的时候,已经是他就任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伯禽在镇压“三监之乱”时的徐国叛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省了他老爸周公的很多力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选准职业入对行:一本教你正确地选择职业的指导书

作者:张伟

职业生涯一开始,就要坚持去做你了解的事情。如果你是个钳工,那你就去做一个更好的钳工;如果你是学医的,那就去做一…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